CHEAH CAPITAL Media “Put happiness first, build a better Hong Kong” – by Cheah Cheng Hye in leading Hong Kong newspaper, Ming Pao 謝清海:市民幸福感放首位 共建更美好香港 文章日期:2021年6月15日 【明報專訊】是否有解決香港問題的靈丹妙藥?答案是,很可能有。實際上,現時正是重塑香港的時機。2019年社會運動平息以來,香港社會逐漸重拾秩序,但始終還有不少的社會問題需要正視。 在20世紀讓香港經濟騰飛的資本主義形式,即允許企業以追求盈利為目標的自由放任的經濟制度,但在21世紀卻產生了反效果。企業盈利水平與一般市民的幸福感呈現愈來愈顯著的負相關性。我們必須扭轉這種趨勢,重建一個更美好的社會。特區政府政策的重中之重或許應該放在市民的幸福感上。如果要重塑香港,在短期內,可能帶來顛覆性的影響,但政府需要適時提供緩衝措施。然而香港能夠經受得住陣痛的考驗,來謀取長期利益。 星私樓公屋區分模式 或適用香港 事實是,香港並不缺錢,缺的是幸福感。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2019年香港人均本地生產總值為48700美元,高於英國的42300美元、法國的40500美元和日本的40200美元。 香港亦有龐大的外匯儲備,香港金融管理局現時管理着過往幾代人積累的財富。這筆錢屬於香港市民,可用來應付當下這類狀况。香港的經濟體系,須從以股東利益為中心的「股東資本主義」,轉向對股東、員工、整個社會和環境負責的「利益相關者資本主義」。香港亦應加強反壟斷立法,緩解香港眾多商品和服務存在的寡頭壟斷困境。 我們必須認識到,香港的住房問題已處於危機狀態,極需緊急應對措施。香港的土地供應措施應當包括審慎評估後進行大規模填海造地,或將部分郊野公園改建為住宅用地,以及爭取中央政府的支持,在鄰近的廣東省租用土地供香港使用。 當然,市民不願樓市出現調整,眾所周知,自置物業是不少香港中產的終生儲蓄。新加坡模式將昂貴的私樓與公屋區分,讓那些原本無力負擔住房的市民能夠獲得居所,這一模式或許同樣適用於香港。 讓市民有能力負擔住屋也很重要。特區政府應當研究是否需要引入「全民基本收入」,這一機制現時在發達社會備受關注。「全民基本收入」為每個成年永久市民提供有保障的基本收入,在某種程度上,是增加整個社會財富最高效的方式。 引「全民基本收入」 增加所得稅 長期而言,稅率亦須要提高。香港的個人所得稅稅率最高為17%,公司所得稅稅率最高為16.5%。相較之下,新加坡的兩項稅率分別為22%和17%,英國分別為45%和19%, 內地則分別為45%和25%。香港亦可考慮徵收銷售稅,上述幾個國家、地區均設有銷售稅。 顯然,任何有關基本收入或提高稅率的觀點,都可能遭到一些既得利益者的強烈反對。他們會哭喊「狼來了」,但這是無法避免的。 相信本地和海外投資者會逐漸意識到,其實在香港推行這些措施,他們在香港的發展仍有利可圖,隨着社會轉型,他們會從中獲得更多的利益。尤其是中國正逐步成為全球最大的經濟體,香港地理優勢將進一步鞏固。 上述這類資本主義制度的改革計劃或許會受到中央政府歡迎。內地的制度,有時稱為「國家資本主義」,事實上與「利益相關者資本主義」相似,都注重可持續發展和公共利益。 長期以來,中央政府致力於促進香港的繁榮穩定,因此,中央政府應會樂見這些舉措。中央政府深知國家安全離不開社會穩定和經濟民生等問題。 既得利益者目光須更長遠 當前中央政府在香港問題上處於兩個特殊的局面:如果香港陷入政治或經濟困境,中央政府定需伸出援手;但在香港繁榮穩定之時,絕大部分利益卻歸本地既得利益者(即所謂的「道德風險」) 。 那麼,重塑香港會面臨怎樣的阻力呢?主要是一些既得利益者的心態,他們大多缺乏適應新香港的勇氣和想像力,還緊守着英國殖民時代的過時觀念。當然,亦有傑出的、富有遠見的群體,但現時這一群體仍是少數。 令人遺憾的是,一些既得利益者尚無法體會到,一個重現活力的香港將能吸引大量來自海外及內地的資金和人才,贏得更為繁榮的未來。時至2047年,除非中央政府批准延長香港的特別行政區地位,否則香港將不再具有特別身分。因此,現在,我們就需要扭轉香港的局面,共建更美好的香港。 謝清海是香港資產管理公司惠理集團的聯席主席兼聯合首席投資總監,亦是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的獨立非執行董事。以上僅代表其個人觀點。 惠理集團聯席主席兼聯合首席投資總監 [謝清海 名人觀點]